|
都2023年了,能让俄罗斯人就说俄罗斯语吗? |
|
终于有人在死前把话说完了… |
|
“自1981年起,就在电影中奔跑。” |
|
这么配的Rebecca也被写死了……帅汤还是要马不停蹄去和下一个女演员flirting |
|
看完电影我捏了捏女朋友的脸,她问我干什么,我说:为了确认你是不是伊森·亨特假扮的。
以前电影里的人都是话说到一半就死了/昏迷了,终于有人把话说完才昏迷了,谢谢你,舒服侠。 |
|
我想许个愿:以后的动作电影1、男女主不要谈恋爱 2、重要的钥匙掉在地上,请先捡起来再问“are you ok” 3、打架不要再去列车顶了,看腻歪了。 |
|
前几天刚在澳大利亚看的首映礼,然后回国了,这是一部非常刺激的电影,看电影之前不要喝水,尽可能多上厕所,不要眨眼,动作戏真的是一场接一场,十分高潮,看完电影,我在脑子里在想,《碟中谍8》还要怎么拍,期待一下,作为一部动作大片,剧情非常简单,但是,尽管你知道剧情,丝毫不影响观感,目测豆瓣8分以上,回国之后,要二刷三刷四刷n刷,这可能是目前你能在地表上看到的最爽的动作片系列了,尽管如此,电影很真实,不像《速度与激情》系列,越拍越假,不要看更多的预告片,把最好的观感留给电影院吧! |
|
2.5 在文戲一塌糊塗的情況下,創造力越發貧瘠的動作戲也已經被極簡化作「坐標軸(十字架)」模式一一縱軸:攀登越來越高的地方,然後往下跳;橫軸:在速率越來越快的汽車、火車等載具上橫衝直撞,掃清障礙。 |
|
碟中谍永恒的主题:girls help cruise |
|
还!我!Rebecca!!! |
|
我宁可我永远没看过🙂🙂🙂 |
|
太好看了!2023最佳影片! |
|
太与时俱进了,大反派居然是AI,活久见到了这个系列变科幻片的一天!快得飞起来的节奏掩盖了剧本硬伤,各种动作戏又爽又燃。基本上我对商业片分上下集是深恶痛绝的,但想到阿汤哥兢兢业业拍了三十年碟中谍,所有高危镜头都亲身上阵,Ending赚两次电影票是不是应该? |
|
AI降临,潜艇失事,今年的热点都撞上了,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本片都在紧跟时代脉搏,但AI之神降临,却没想到伊森·亨特是它的破壁人。也正因大反派是AI,本片几乎看不到任何高科技装备帮助主角团开挂,甚至大高潮都选择在蒸汽火车上进行,同时阿汤哥也不可能永远演下去,于是老带新的模式成为很自然的选择。而这些复古的选择,恰恰重拾了这个系列最初好看的密码:人,人的情感,勇气与选择。选择决定人生,AI通过不断的选择,一步步进化,学习如何成为人,但人区别于机器的根本在于,人在面对最优解时有不去选择的勇气,而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吧! |
|
最危险的摩托车跳崖镜头是在剧组建立后,汤姆·克鲁斯提议首先拍摄的镜头。主要原因是这个镜头太危险了,万一发生意外,剧组可以解散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马特达蒙曾询问如何说服剧组的安全人员同意拍摄这些高危镜头,汤姆·克鲁斯回答很简单,直接开除不听话的安全人员,找一个听话的就行了。他一直坚持使用真实的肉身体验和实拍特技,让我们相信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数字技术或人工智能营造出的虚假影像。在观影过程中,除了刺激和好看之外,也难免会有一些感动。这部电影开分8.4分,3星4星皆可但出于对赴汤蹈火的敬佩,我给了5星只因为这是最后一位拿命拍大片的演员 |
|
同样的模板但是吊打速10,这就是杀伐果断、尊重角色带来的良性效果,无论是疯狂实拍的跳崖、罗马飙车、摔火车特技还是主要角色的命运,全程看得提心吊胆(还是发刀子了淦)。仅在画面形式上致敬1但不强求衔接从而制造缺乏灵魂的延续感。深知强调动作戏势必弱化谍战成分后另辟蹊径用逻辑链混淆并摧毁观众的心理预设营造迷乱氛围。对AI、数字化依赖时代以及美国日益衰落霸权地位的殊死挽救展开了直接尖锐的挖苦与批评。系列第二强反派,继《壮志凌云2》后阿汤哥又一继承好莱坞黄金时代精神并进行新时代发展,兼具传承与时代性的电影,都是当下全球商业片正在丧失的东西。 |
|
胶脸汤是见一个爱一个?新欢才认识多久啊,旧爱死了没伤心多久就和新欢上天落地经历生死好凄美那样,ewww |
|
就算抛掉本人的二十年粉丝滤镜也要感慨一句:好完美的大银幕电影🥹 |
|
阿汤哥用实力告诉大家连载的上半篇应该怎么拍! |
|
1.下一部的名字我替它想好了,《碟中谍8:创世纪》 2.故意放慢的节奏,复古风的妆造和美学意味的动作场面,这些是不足以撑起一部IMF电影的。来自过去的敌人和宿命感般预言式的念白也没能做到撑起末路英雄的悲壮感,整体文戏就只是空洞。 3.那个自带击打音效的日漫风疯批,在John Wick里看到会是个惊喜,在这个系列里其实有点违和。 4.黑人抗衰老是真的。伊森和班吉都肉眼可见的老了,而卢瑟还和之前一模一样。 5.女角色一个比一个酷,然后死的一个比一个快。还好我最喜欢的是白寡妇。 6.鹰眼接班计划失败了,不知道特工卡特的接班计划能不能成功。 7.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拍这种上下部电影了?伊森甚至不能和艾尔莎死在一起… 8.一年后,伊森亨特的荧幕葬礼,我们到时候见。 |
|
烦死白男精英主义 一部电影要献祭几个女的然后还装深情地离开 |
|
3.75作為今年第3部分成上下篇的電影,同時作為本系列相隔5年回歸之作,整體來說期望過高微失望,想延續上集狠勁繼續突破自我,野心與企圖心足夠強大,片長灌溉到007生死交戰的長度,反派甚至設計成人工智慧,挑戰AI弒主操弄各國的危機,如此宏大又異想天開的危機設定,在大量解釋性台詞下不免顯的乏味冗長,但乏味冗長是其次,真正令人感到欲振乏力的地方是解釋性台詞後面的動作場面銜接,雖說是好看但說穿已是老把戲變不出新花樣。全片只有羅馬的飛車追逐與奧地利的火車吊掛比較有新鮮感,且最後的火車吊掛斷崖場面著實振奮人心,看阿湯哥和卡特隊長在地獄輪迴中玩火車疊疊樂求生存頗解壓,其餘就是老把戲難有新花樣。系列排行4>6>1≥5>7>3>2,上集有35mm膠卷拍攝,且有IMAX特殊片段,本集卻全然皆失,不免有些可惜阿。 |
|
这部电影就像阿汤哥给自己写的那句简介,简洁到浓缩了一生:“自1981年起,就在电影中奔跑。”《碟中谍》系列27年流转,你能感受到汤姆·克鲁斯在银幕上真实的时间流逝、形象变迁,从青春韶华变得稍显老态。此刻他与伊森已彻底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一直坚持以真实的肉身体验、实拍特技,让我们相信银幕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而非数字技术、AI营造出的虚假影像。在刺激、好看之余,多少还是会有感动的。 |
|
好莫名其妙,并且让人在电影院坐立难安的一部……这种英雄主义特效爽片就应该让俊男靓女来演,荷尔蒙会让观众忽视一切不合理,但阿汤哥,真的老了,该退休了,看着跟我爹一样,再动心就乱辈了,感受不到荷尔蒙,再看这些剧情,只剩下无语……女角色更是莫名其妙,下线一个英明神武的女战士,上线一个呆b小贼猫,养成游戏只会让六十的阿汤哥看起来更变态啊啊啊😅更别提上一秒就死ex,下一秒搞暧昧,一点也不甜,只有尸骨未寒的恶心谢谢🙏 |
|
与其说是动作片,不如说是由连篇的文戏和对话堆砌而成的剧情“搞笑”片:惊艳的动作戏只是间或发生的,能一以贯之的还是时常让人发笑的情节。剧本的老套弱化了剧情,(甚至能从中看到John Wick的影子),而大量人脸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更让影片像一部拼贴作品般,在IMAX的呈现下显得更加“咄咄逼人”。阿汤哥很卖力很拼命,平行剪辑的范式化使用也试图为影片揽回一分,但这些仅让影片的气势未失——阿汤哥和激光IMAX的效果让影片显得不那么令人如坐针毡。可能“继《疯狂的麦克斯4》后最好动作片”的殊荣就只能永远停留在《碟中谍6》了吧……@香港英皇戲院(尖沙咀iSQUARE)IMAX激光廳 |
|
还我Rebecca Ferguson!!! |
|
0点激光IMAX场,本来只想给3星的,但是基于对阿汤哥的Respect多加1星,补充2个幕后:①片中最危险的跳崖镜头据说是在建组后,阿汤哥提议第一个进行拍摄的镜头,主要原因在于太危险,万一不幸罹难,剧组就可以原地解散,把损失降到最低。②阿汤哥的好友马特达蒙曾经询问如何说服剧组里的安全员同意拍摄这些高危镜头,阿汤哥说很简单呀,直接开除,找个听话的安全员就可以了。
所以我想自己发明一个概念,就是阿汤哥在碟中谍系列中一直在坚持拍摄一种叫“古典主义动作片”的东西,追求实拍,坚决不用替身,不会有太花哨的特效,打架也更加追求一种真实感,同时在剧情结构上始终沿用经典的那套范式,相当古典主义了。
所以虽然在视觉上、肾上腺素的分泌上,已经很难再冲破我的阈值了,不过我内心还是很敬佩他这样的古典主义动作巨星的,很大师范儿! |
|
最精彩的是片头曲 |
|
阿汤哥,要钥匙我给你菜场去挫一把… |
|
东方列车现在还烧煤吗?????? |
|
扣一颗星是因为Grace蠢得太烦人了。编剧真的没必要写这种人物出来推动剧情,太拉低观影感受了。elsa下场太快了,我晕。阿汤哥的情绪稳定得像一尊佛,我叹为观止。 |
|
蒸汽火车失控。锅炉工人被吊在拉绳上。拽动汽笛,一声声丧钟。为乘客而鸣。炸弹就在前方不远,乘客在彼此计算谈着生意。终于,有人回过神来,大呼所有乘客退回到最后一节车厢,而我要向前去追索关闭人工智能的钥匙。从蒸汽时代到人类的尽头…碟中谍越来越好看,因为它将电影奇观建筑在一首首无情的现代诗上。 |
|
这么重要东西你们怎么老随手揣兜里呢 |
|
1. 配乐太满,吵到我眼睛了。2. 有几处快节奏的镜头剪切尤其奇怪。3. 阿汤哥和几位女性角色的感情线怎么回事啊,比如他咋和神偷女士就生死之交了,伊尔莎怎么就莫名其妙必须死了…… |
|
2.5 鸡肋程度直逼第三集。除了编剧和剪辑的问题外,视听上的严重退步(滥用特写和配乐突兀)让节奏的失控雪上加霜。从动作角度来看,追车、夺宝和打戏都相当行货,而自第四集开始标榜的玩命大场面的独有震撼力也几乎被不甚优质的绿幕消磨殆尽。各具特色的四大女演员全部沦为工具人,甚至连幽默感也几乎丢得一干二净,McQ这是一蟹不如一蟹啊。 |
|
虽然但是,汤老头真的老了,我喜欢老的!!! |
|
好差。虽然删了三分钟肉眼可见对节奏有影响,但这个导演真是没一个地方做得好。对话戏都又臭又长,导致观众们频繁刷手机。动作戏也没拍好,尤其是桥上打斗简直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半成品。编剧大拉黑,台词都十分做作+老掉牙,并且again又臭又长。许多人物和剧情都没头没尾莫名其妙。亚洲打女全程没有台词不知道存在的意义,警察二人组更是频繁走错片场,还时不时出来尴尬一下证明自己存在,要是我就完全删掉。整片都透露着一股过时的好莱坞陈芝麻烂谷子气息。讲美国拯救世界都讲得这么没有说服力。还丢失了几乎所有的笑点和娱乐性。看似附庸风雅把题材往AI上靠,实际上是个既没有娱乐性又在那里故作严肃的四不像。难怪国内观众宁愿去看国产烂片也不给这样的好莱坞垃圾一点面子。(摄影灯光极差,全片都是国内电视剧大白光看的人眼瞎) |
|
当数字特效持续席卷大片,真与假的界限不断消弭,悬空于现实的影像被随心所欲地玩弄和创制,商业电影便不再能令人信服,这恰与片中AI深入操控数字世界从而让人失去对真实的信任相契合。由此,烧钱又危险的实拍才如此弥足珍贵,而特工们唯一反击之策便是重回古老的冷兵器、打字机与模拟信号。影片也借此向27年前的经典首作致敬,一如旧日之敌的回归、手中的戏法、夜雾中的威尼斯与火车顶上的决战。沙漠袭击、阿布扎比机场角力、罗马追车都各有看点。最佳场面当然是悬崖摩托+定点跳伞,以及最后惊险到爆的坠车逃生。4位女性角色都塑造生动。与喜剧色彩相平衡的则是哀凉至极的宿命感,夜幕桥边的死别,有可能是一次被AI预测的偶发意外,抑或是一场人为策划的谋算。英雄注定孤独,无敌之人亦难免无力,唯有行动着的肉身与面对面的泪水如此真切。(8.8/10) |
|
肉眼可见在用室内小场景唠嗑水时长(可能因为covid),为分集这2.5小时撑不起来; 剧情都似曾相识,虽说是在回归系列最初但并不至于冷饭热炒没有任何推陈出新,比如最后一看要扒火车就知道要车顶决斗限高过隧道什么的,但甚至不如第一部开直升机追火车刺激。欧洲选个城市飙车蹦迪打架,显然各家都在用,视觉效果还不如隔壁爱狗人士强烈。反派的塑造到目前看不管是Gabriel还是Ai都没什么深度。优点是五位姐姐都很顶,但威尼斯桥上对决还没看过瘾最爱的小姐姐就杀青了。 |
|
节奏失衡,调度乏力,尽显疲态。系列的两大卖点,动作创意和叙述诡计,在这一部里都变成了公式化的表达,不复灵性与创想。许多段落虎头蛇尾,标志性的动作奇观也终于到了想象力枯竭的地步。人物塑造更是在高度脸谱化之上又退一步,本应重要的角色永别也像例行公事一样匆匆而过。易装充斥全片,却已全然不复当年惊艳。整体的美学意指很尴尬地站在了复古与前卫之间,凸显某种不伦不类。反派已化作无形,却仍要由羸弱的肉身抵挡伊森的超凡身手,大部分时间也仅靠扒手伎俩实现反转,实在有损IMF颜面。其实反派塑造一直是系列不大不小的短板,但前几部总有一些聪明的段落让人兴奋,还有对伊森那种主旋律信念感的渲染也较为饱满,令人动容。而如今几股势力胶着角斗,看似热闹,实则主次不分,一团乱麻。也许,我本就不该奢望能重现1、4和6的美好体验罢。 |
|
白寡妇有个孪生姐妹叫黑寡妇,普通人类已经满足不了阿汤哥了,超级英雄,照样盘他 |
|
这种片子的男的都他喵的是灾星啊!!!我靠还我rebecca!!!! |
|
什么是陈旧好莱坞,碟中谍系列就是陈旧好莱坞,几乎跟夺宝的状态如出一辙,too old for everything,不单指看到一个60岁男的还在奔跑跳崖各种玩命的时候,那些在其他动作大电影里被拍烂一百遍的东西挪到这里依旧可以被称作不可能的任务,包括一种新欢旧爱陈腐观且必须把其中一个弄死,整四个女角色一个赛一个争奇斗艳却全都注定要沦为白男陪衬,em整个就是疲态百出,大伙疲了也是意料之中,甚至感觉疲得晚了 |
|
2023年了,还在写要么死女一要么死女二的key point,我都能想象得到老白男编剧对着电脑内心毫无波澜地敲下了剧本相关片段的文字,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
|
无语都最后一部了还要把女主换掉,伊森终究变成了骚老头子…尼玛四大女主全部物化成伊森垫脚石 |
|
作者性和原创力为零,视听语言的层面很灾难,工业感和商业属性却直接拉满的那种电影。它的故事很俗套,台词都在解释戏剧任务。除了阿汤哥,其他角色全员工具人。动作戏的逻辑每一场都是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重复重复再重复。但它的观感真的非常爽,爽到让我自愿放弃理智,被男主角牵着鼻子走。虽然是拆成了上下集,这一集的清算并不致命,还没轮到阿汤哥大战AI,但这一集的故事竟然是完整的,它没有拆成两部就耍流氓故事演一半,必须好评啊。 |
|
为什么俄国人在俄国的潜艇里要讲俄式英语? |
|
@ BC葵芳(收集影院+1)|你这要不告诉我是2023年的电影我还以为是1993年的……开头一帮人说带口音的英语真的没办法更土了🙃️因为换女主部分感情戏实在草率+老婆戏份好少完全不够看。 |
|
Ai,看到了吗,这一坨东西在人类世界是最卖座的电影,打败人类轻而易举 |
|
伊森又换女友了,威尼斯桥边一战,伊森深情凝望着死去的伊尔莎,身后特蕾莎缓缓探出头来的一幕作为观众的我没感觉出情侣死别的惨烈反而觉得有点滑稽,主创团队真是一边厌女一边还要给伊森竖深情人设,又当又立,只爱那一个那一个还没了是深情,爱哪个哪个就没好下场叫滥情又克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