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不平等,很少关爱,有时受伤,总是渣男。 |
|
4.5 点题的那段张力直接哭倒一排人。真希望年轻的男孩都来看看。 |
|
Skylar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色相去换回程的车票时两个女孩子轻轻的勾勾手指,大概是全片最戳心的一场戏。虽然无处不在却又冷冰冰的“帮助”,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这个社会对“失足少女”真心的关爱,而好像是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对这个群体同情却又轻蔑的复杂情感。毕竟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才可能成为heathcare professional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理解高中还没毕业就要堕胎的少女的内心呢。最后能帮助她们的,只有她们自己。 |
|
主竞赛看到的第一个称得上喜欢的。就坐在主创前面一排,团队很年轻,大部分是女性,结束之后在掌声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和旁边的女孩感叹,能拍电影可真好啊。 |
|
片名那里还蛮戳人的。 |
|
散场的时候片尾曲在唱:” You’ll never understand.” 来看到豆瓣的短评,发现是的。They’ll never understand. |
|
#70th Berlinale#主竞赛评审团大奖,已获圣丹斯美国剧情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完成度相当不错,摄影很棒。女主角Sidney Flanigan第一次出演电影就到如此程度,不得不佩服Hittman调教演员的能力。“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这个长镜头是影片最亮点,颇见导演与表演功力。这个长镜头加上前面给鼻子打孔和试图自行堕胎两场戏,Sidney Flanigan直接第一部戏拿个柏林影后也不是没可能……不过影片里俩女孩出门三天就要拎一个超大行李箱,属于典型的为了创造调度(制造行动上的困难)而专门设计的道具,如果这片拿不到奖很大程度就要怪这个箱子……此外影片的剧作还是可以再狠一些……而有意将所有男性角色写得都精虫上脑或者面目可憎的“厌男症”,就开始走向#metoo的反面了。 |
|
4.5 还真就那样结束了电影,没有任何说教或和解等等,就像很多人的生活一样,没有意识到的流过了,标准电影语言直接省略,塑造出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中间侧方位完美点题处看得我想哭。两位女主也很不错,现场也超可爱,还有点害羞。P.S. 无论是《Lady Bird》还是这部电影,都没有比较的必要性,也没有必要评判哪部更真实,两部基于生活的电影都很真实。 |
|
比隔壁鸟小姐的青春残酷的多却也真实的多 |
|
大量的近景与特写营造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墙一样无处不在,恰恰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突然有一天要面对全世界,却发现自己完全无力应对的无力感。尽管整体情绪波澜不惊,但是「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出现时还是有被击中,这个片名应该再也不会念错了。 |
|
从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
|
让这个在平庸调度下的陈旧题材散发出一丝光芒的,恐怕是大巴上搭讪男引出支线。正是这种貌似暧昧情感背后混杂着的权力和经济驱动力,催生着男女关系中“第二性”诞生,以及附着着这种社会结构,现实生活中男女情感权力的复杂性。 |
|
这种不痛但不舒服的感觉传达得很到位。 |
|
少年的你,从不过春天,很少嘉年华,有时天注定,总是狗十三 |
|
——痛吗。——没什么感觉,只是不舒服。
看完至今依然情绪紊乱,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部电影的痛。可能,那淡淡的,描述不清的,很快就会忘记却又不时会记起的,不适的感觉,才是痛苦本来的样子吧。
真正的关乎女性的电影不需要嚎叫和口号,只要一次短暂的合眼,一句简单的rarely,就足以掀起风暴。 |
|
“朱诺”只存在于电影里,本片才是真实的少女堕胎记。导演的镜头感非常好,高潮伴随着“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几个词意外来临。喜欢女孩们彼此淡淡的情谊和勾手指。 |
|
低到無處可再低,如同塵埃落下而不留餘痕,絕非是一場壯觀的成人禮,更不是雙妹同盟化險為夷的冒險旅程,壓在她身上的不是痛苦和勇氣,沒有道德的指責,更沒有慾望所能超越,添上任何底色都是徒然。青春的失誤,只不過換來我還未長大,還未有作為成人資格的回音,或許將來會有作為母親的資格,但誰知將來的事?生活壓根沒有任何期待,誰想要帶上各種顯眼的配色,就像那可有可無的接吻,刺在鼻上而不顯眼的鼻釘,Eliza Hittman 所描述的無感世代,是連帶失落都是變成一種奢侈品。但生命可沒有被標準化,量化的答案,只能如此,亦只有如此。由虛無的No Wave 到無病呻吟的Mumblecore,世世代代的抑鬱青年到此時更像要掛上Derealization(失實症的名號),如霧,一個窗格玻璃,或面紗。情感淡漠得越見失去知覺 |
|
你后悔生而为女人吗?请选择: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总是 |
|
这些天一直在看大众商业电视剧,突然回头看看这部“小众文艺片”,感受满不同的。是位40岁出头的美国女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获得了今年柏林节评审团大奖。朴实、稳重,但内容还是单薄了些。查查她的履历,自编自导,自制片,2011年的短片获得各种称赞,14年拍成长片处女作,又过了五六年,拿出这部电影,获得认可。典型的独立电影人,不容易啊! |
|
白描,反动情。情节走向一如既往的好猜,一曲《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 |
|
伊丽莎·希特曼新作,获2020柏林评审团大奖。主线题材虽与[四月三周两天]相通,但在摄影调度、情感表达与社会描摹上迥异。本片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近乎全程贴近着女性人物,家庭与社会仅有偶尔侧写,可以说完全聚焦于遭遇性侵后堕胎之旅中的个体本身。与此同时,情感表露与演员表演却十分沉静克制,压抑中的创痛主要通过点题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释放出来,引人揪心。此外,这一严格的提问调查流程也与女主角的不露情绪相得益彰,共同达成了一种“常态化”的效果,拷问着男权社会的日常网罗。在此,支线中搭讪男的纠缠及地铁中的露阴男也堪称妙笔。PS:影片对长途大巴的呈现,令我兀自想及[午夜牛郎]。(8.0/10) |
|
3.5 specially for those anti-abortionists |
|
优点在于特别生活。买票坐车,地铁,找诊所,找吃的,地铁,勉强找个找地方睡,就这么坚持两天。最让人振动的是表妹的成熟,男人啊,没有真正的好心,总是想要和你做交易。7分片儿 |
|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一个女性帮助女性的世界。从女孩的表亲、咨询的医师、主刀大夫、到麻醉师都是女性。尤其是道出片名的咨询师,以一种小声但坚定、充满安抚的声音询问女孩的创伤史,反复确定女孩是否安全。手术时女孩和医师握紧的右手、在不得已中出卖自己的窘境中勾起的小手指,温柔、坚定、又充满力量。
同时,辱骂女孩的同学、指桑骂槐的父亲、发出派对邀请的油腻顾客、见缝插针揩油的上司、在公众场合对着女孩自慰的行人、在女孩们窘迫之际下手为强的青年,无一例外全部是男性。但也是在这险恶的环境里,girl's’ power也顺势生长出狡黠、独立、坚强的韧性。偷偷取走的现金、为解决一晚住宿而画好的眼线、拒绝的志愿服务,挂断母亲的电话。
而作为女性观众,能做的就是打一个满分,让更多人看到这份温柔和坚韧。 |
|
美版《四月三周两天》(片名也…)?很好呈现了男女之间不平衡的权力对比,三次程度不一的侵犯让人逐渐感觉到背后的残酷。主空间车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将女性的不安置于各种底层、有色环境之中也是意味深长。但问题是,片子一方面不厌其烦展现流程,给人制度森严健全人性的感觉,另一方面又直指一个压迫性的社会,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Wiseman对机构和流程的指控,在这里不见踪影。一种温吞和自相矛盾,让影片失去一点力气。 |
|
Berlinale 早上看到Talia Ryder的出圈美照,赶紧去买了一张电影票。啊啊啊啊啊啊妹妹太好看了!!! |
|
Don't know what to say, just watch it. |
|
差别从不消失,生活很少如常,现实有时残酷,命运总是玩笑。 |
|
真的很像《四月三周两天》的变体,但缺少蒙吉式的社会背景铺设,而更专注于女性在性暴力与堕胎困境前的痛苦,但拍得不俗——并无狗血情节,反以一种平稳无波的方式表达这个痛楚的问题是怎样渗透进日常;未成年女性尤其容易落入身体与经济弱势的一方,一切不堪都尽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显现,令人心疼。女性间的互助是人间一丝温暖;搭讪女二的男生,侧面补全主题。 |
|
#Berlinale20-25 情绪克制,叙事留白,视角集中,细节动人。片中男性几次与女性的互动都带着有意识/无意识的侵犯感,而女性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恐惧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和理解呢。最后一组回家的镜头似乎暗示着这只是女孩人生中或许再也不会被提起的小事,但是其折射出灰暗的社会景观多么令人无望。与《四月三周两天》相比还是太清淡了。 |
|
可能期待值太高了,整体上还是偏圣丹斯审美,题材很应景,功力很普通,剧本完成度不错,支线写的尤其出彩。 |
|
如果《四月三周两天》里的两个女孩看这部电影,可能会心生一丝羡慕,然后一样会沉入深深的悲伤。 |
|
3.5 片名呼应和拉手两段最具情感冲击力,这就是美国人的432吧 |
|
不喜欢不是因为不支持主题,不是因为不支持诉说女性苦难与反反堕胎法案,只是单纯地觉得太刻意以至于笨拙了。原始困境每一个都设置的太极端,层层叠加式的悲剧真的具有普遍性与真实性吗?更不要试图与Lady Bird进行真实性的比较,那些共鸣微小而具体,我才更充满感激。 |
|
“没什么感觉”,云淡风轻。简单的剧情,却足够真实残酷。尤其看了那段女主和医护的对话,更深刻地认识“反堕胎”是多么得不人道。 |
|
B+/ 相比《沙滩鼠》略有退步,但功力还是很足。希特曼的摄影机依然是面向身体的。它通过战栗与漂浮将人的器官从身体中“提取”出来,仿佛一个刚刚滑落的生命团块,将其作为角色内在的凝聚物在环境中收缩舒张,又与其他的身体产生亲密而浑厚的碰撞。于是我们看到了软体动物一样匍匐的手掌、星辰般明灭的面容、腹部青苔状的淤青还有如藤蔓紧扣的手指……这些动人的身体细节让这个女性故事在过分规整的剧作框架下依然有着坚实而柔性的基础,并将我们引向深邃的多维度生活。 |
|
相比之下,我们的产科门诊可谓魔窟,你结婚了吗?怎么还不生孩子?月经几号?这都记不住能干什么?叫什么叫,有那么疼吗?哼,还没结婚就怀孕,鸡。。。 |
|
很轻,但过于轻了,轻到痛点几近轻描淡写、一闪而过;很近,但实在太近,近到暴露出没有足够扎实的事件驱动。不如《小家伙》紧迫,不如《女孩》细腻,也不如《狗十三》呈现出环伺少女的沉默巨兽。好多设计过的细节就像哑炮,对观众来说,平庸肯定是一种罪过。好在情绪仍是切中的,低气压下的影像至少没有滑向油腻。近十分钟的点题询问戏是精华,很少分切,信任演员,实际上反映出导演定力,最终才让剧作焕发光彩。上一次看到类似重复对白的好戏,出自杜sir《夺命金》里那句“清楚,明白”。 |
|
3.5 / 从不自由,很少希望,有时逃避,总是受伤。 |
|
Eliza的进步是可期的,两名年轻女主的演技是惊喜的。虽然有不尽完美的地方,但她们将属于这个世代的愤怒、主张和议题表达先藏于故事中,而是从一段旅程出发,直面角色遇到的难题。女孩子们拖着箱子走过的的纽约,不是繁华热闹的都会,而是充斥着危险和不安的“外面世界”。随意对其意淫猥亵的路人,看似人畜无害的男生丝毫不加压抑的渴望,还有轻浮的顾客,都是这个危险世界出给女生们的难题。四个形容频率的词语仿佛是一串串深层的诘问,击垮了每个脆弱又渴望帮助的灵魂。那种窒息与恐惧扑面而来,流窜着一股很惊人的力量。 |
|
哪怕她们心生厌恶,为了生存也不得不用性与金钱交易,这背后驳斥的是女性在男性霸权下作为附属品的社会结构。不过就是透着一股青春疼痛文学的味儿……其实最扎人的一刀不是来自周围每一个虎视眈眈的男人,而是来源于女性群体内部,那个放堕胎短片恐吓女主的女医生,以及对表妹说“你自己跟他去吧”的女主本人。 |
|
80/100,至少对心理状态有足够的描摹,也因此带出了沉默的能量场,在主人公的面庞上盘旋。“NEVER-RARELY-SOMETIMES-ALWAYS”就像反复诵读的咒语,冷静自此退场。//非要对比《四月三周两天》自然是不足,但这部影片显然更加贴合当代,在人潮里环顾街道,或下意识刷着手机——我们那无时不刻的迷茫和虚无。 |
|
3.5 |
|
小表妹真是天使脸庞天使心了,真正的刽子手不是无痛堕胎,而是性暴力性侵犯少女的人渣,你疼的时候逗你笑,你委屈的时候手拉勾,女孩子之间最纯粹的情感,一味索取的男人永远不懂 |
|
从不在纷乱热闹的人群中表露出脆弱与无助,很少在突如其来的凝视中感受到尊重与真诚,有时在猝不及防的追问下倾倒出心碎和眼泪,总是在焦灼不堪的情绪里封锁着绝望与懊悔。你想报复,却只能将怨恨的拳头狠狠的砸在自己身上。你想逃离,却只能将无奈的手指反复的缠在姐妹手中。连自己都惶恐,怎敢让他出生。一次欲语还休的堕胎之旅,两个本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花季少女,却因为一些生命中难以承受的恶而郁郁寡欢,那些事本不该由他们来承受,却又难以抽离。影片中有很多令人疑惑乃至愤怒的视角:为什么明知道超市老板有性骚扰的行为,却一再沉默,并且任由宰割?为什么表妹一再相助,女主还冷眼相待,一副漠然的样子?在用冷静且平实的白描手法拍摄的同时,也因为这些刻意又别扭的情境塑造丢失说服力。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没头没尾的凝视真的欠缺张力。 |
|
建立在无数前辈经验上的“轻而易举”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微妙运动,把女性声音的方方面面包含其中,又将锋芒暗藏,情节冲突自行隐去,观察式做戏在这个巨大的荆棘丛寓言生态中步步惊心,置身事外的冷静客观,身在其中的酸楚凝视。 |
|
像极了我陪我姐姐堕胎的那三次和我在纽约搬着箱子上上下下的地铁站 |
|
确实容易想到432,而且本质上讲的也是同一回事,只不过青春看起来似乎比政治更轻描淡写,但是青春也是政治,性别也是政治,都是惨烈。 |
|
美好年纪在糟糕环境下的残酷青春,从不容易,总是痛苦。就像她们无论在哪,几乎总会遭到性骚扰或歧视。
轻描淡写、冷静克制,极少的对白,表面看似在简单面对堕胎话题及女性困惑。最终呈现效果却是极其有力,诸多留白和问题引人深思。
俩姐妹的沉默寡言,好比无声的抗争。让人行动不便的小包大箱,正如糟糕环境经常压迫着她们。
生活中的她如台上唱的那样,“他逼我做不想做的事,说不想说的话”。只可惜她传达的信息,除了表亲没人会在意,只会招来旁人的一句“荡妇”。
当医生不断重复说着“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她从最初的假装从容到后面抽泣哽咽。这一刻,难受、同情、愤慨……各种复杂心情汇聚一起狠狠砸中观众的内心深处。
最后,身心俱疲的她睡上一觉又得回到糟糕的小镇。而唯一的安慰是俩姐妹情谊深,能牵着手一起走这段残酷的青春。 |
|
第一次看把女孩子生理上的痛感传达得这么细微的电影,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镜头,但是真的一边看手一边抖。
片子里男性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但是医生护士真的很温柔很人性化了[泪]认真的调研,全方面的考虑,还有扩宫颈的时候握着女主的手这一点好感动啊。
地铁里搬箱子的痛苦真的是太有共鸣啦……这些老地铁站总是没有无障碍电梯,往上的扶梯也总是不开! |